深圳市光明区: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
近年来,深圳市光明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,推动“一中心两平台”建设、创新信用监管、强化信用服务、深化诚信宣传,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、提升服务效能、弘扬诚信理念。
推动“一中心两平台”建设,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
设立光明区公共信用中心。2024年7月,经区委编办批复,光明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,加挂区公共信用中心牌子,为区政府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。区公共信用中心与区信用办双擎驱动,推动光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推动开发区级信用信息平台。光明区拟建设服务监管、服务公众、服务决策三位一体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。构建以信用分类分级监管为核心的智慧信用监管体系;打造以信用信息公开、共享和特色应用为重点的创新信用服务体系;形成以信用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决策支撑体系。
推动建设区信用服务平台。开设信用公示栏,打造光明信用展示总窗口。优化信用业务流程,打造光明信用服务一窗通。全面建立信用制度,打造信用标准化示范区。全面做强信用融资服务,打造融资纾困直通车。
创新信用监管,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
首创“明信码”强化预付费监管。开发“明信码2.0”实现“明信码”“预付码上查”“一码当先”的“三码合一”,对接深圳信用数据库,全面公示商家信用;对接消费投诉信息平台,扫码即可了解商家投诉情况;提供一键转至“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”,便捷投诉举报;提供信用承诺填报,推动商家自我约束;提供预付费填报,摸清底数并精准发力。
首创信用管理手段做好传统农贸市场监管。印发《光明区农贸市场“文明信用分”评级指引》,整合了深圳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测评指数、文明城市创建指数、公共信用评价等指标,形成一个综合指标,开展动态测评。监管直达档口,指标将市场内档口的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纳入测评,档口的信用状况将影响整个市场的测评得分,实现穿透式监管。强化信用激励,在2023年文明市场、文明档口评选中,将“文明信用分”纳入评选主要考量因素,并评选出圳美市场、新城市场、玉律市场等“文明信用分”高分市场为年度文明市场。
强化信用服务,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
创新“驻企服务”新模式,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、堵点、难点,变“等客上门”为“主动服务”,变“店小二”为“外卖员”,变“被动监管”为“主动排查风险”,深入到企业实地中去“发掘真问题,解决真问题,真解决问题”。
办好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,一是实行事前告知,在光明监管局、区应急管理局、街道执法队试点开展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“两书同达”工作。二是事中宣传,依托信用光明网站等线上渠道、政务服务中心等线下渠道公示失信信息修复指引,便利各类主体办理信用修复事项。三是事后专人负责,全区24个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安排业务骨干负责信用修复工作,并公示修复联络电话。
深化诚信宣传,进一步弘扬诚信理念
开展“践行诚信经营理念,打造放心消费商圈”活动,在光明区华润置地N次方公园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进商圈活动,活动共吸引500余人参与。开展“信用服务机构促进光明区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”。政府代表、专家代表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为光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。开展“汇聚光明资源共谋服务新篇”。在光明科技金融大厦举行服务业实体经济企业对接会,光明区22家广告服务业、信用服务业、质检技术服务业、知识产权服务业、宠物产业重点企业以及欣旺达、喜德盛、帝迈生物等51家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活动。